以下是噴霧干燥工藝中常見的關鍵詞及其解釋,幫助更好地理解該技術的原理和應用。
1. 噴霧干燥(Spray Drying)一種將液態物料通過霧化器分散成微小液滴,并在熱氣流中迅速干燥成固體顆粒的工藝。 · 應用:廣泛應用于制藥、食品、化工等領域,用于制備粉末、微球或顆粒。
2. 霧化(Atomization)將液體通過機械或氣流作用分散成微小液滴的過程。 霧化方式: o 壓力噴嘴霧化:通過高壓將液體噴出形成液滴。 o 離心霧化:利用高速旋轉的盤或輪將液體甩出形成液滴。 o 氣流霧化:利用高速氣流將液體撕裂成液滴。
3. 液滴(Droplet)霧化后形成的微小液體顆粒,其大小和分布直接影響最終干燥產品的粒徑。 影響因素:霧化壓力、液體黏度、表面張力等。
4. 干燥室(Drying Chamber) 噴霧干燥設備中用于液滴與熱空氣接觸并干燥的區域。 特點:通常設計為圓柱形或圓錐形,以確保液滴與熱空氣充分接觸。
5. 熱風溫度(Inlet Air Temperature)進入干燥室的熱空氣溫度。 作用:影響液滴的蒸發速度和干燥效率。 · 注意事項:溫度過高可能導致物料熱分解,溫度過低則可能導致干燥不完全。
6. 出風溫度(Outlet Air Temperature)離開干燥室的空氣溫度。 作用:反映干燥過程的能量利用效率和物料的熱敏感性。 控制:通過調節進風溫度和進料速度來控制。
7. 進料速度(Feed Rate)液態物料進入噴霧干燥系統的速度。 影響: o 過快:可能導致干燥不完全或顆粒過大。 o 過慢:可能導致設備效率低下或顆粒過小。
8. 顆粒粒徑分布(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, PSD)干燥后顆粒的粒徑范圍及其分布情況。 測量方法:激光粒度分析儀、篩分法等。 重要性:直接影響產品的流動性、溶解性和應用性能。
9. 球形度(Sphericity)顆粒接近球形的程度,通常用球形度系數表示。 影響因素:霧化效果、干燥速度、物料性質等。 重要性:高球形度顆粒通常具有更好的流動性和填充性。
10. 溶劑蒸發(Solvent Evaporation)液滴中的溶劑在熱空氣中迅速蒸發的現象。 影響因素:溶劑種類、熱風溫度、液滴大小等。 重要性:蒸發速度影響顆粒的形貌和結構。
11. 表面活性劑(Surfactant)添加到液體中用于降低表面張力、改善霧化效果和顆粒形貌的化學物質。 應用:在噴霧干燥中常用于控制顆粒的球形度和分散性。
12. 收率(Yield) 干燥后得到的固體顆粒質量與初始液體物料中固體含量的比值。 影響因素:霧化效率、干燥條件、設備設計等。 重要性:反映工藝的經濟性和效率。
13. 團聚(Agglomeration) 定義:干燥過程中顆粒之間相互粘附形成較大顆粒的現象。 原因:液滴未完全干燥前發生碰撞或粘附。 控制方法:優化霧化效果、調節干燥溫度和進料速度。
14. 熱敏性物料(Heat-Sensitive Material) 定義:在高溫下易發生分解、變性或失去活性的物料。 處理方式:采用低溫噴霧干燥或添加保護劑。
15. 連續式噴霧干燥(Continuous Spray Drying) 定義:物料連續進料和出料的噴霧干燥方式。 優點:適合大規模生產,效率高。 缺點:對工藝參數控制要求較高。
通過以上關鍵詞的解釋,可以更好地理解噴霧干燥工藝的原理、操作要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