芪歸參膠囊源于民間難方芪歸參棗湯,該方經考證源于《內外傷辯惑論》中當歸補血湯處方,通過調整原處方藥材比例和加味黨參、大棗設計而成,具有益氣生血之功效,對血虛氣弱,發膚枯燥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血虛便秘及一切慢性消耗性病癥和經常性感冒療效顯著。 由于芪歸參膠囊提取浸膏糖分含量高,采用傳統干燥法,干燥時間長,有效成分易損失,且制顆粒時需加大量賦形劑。 而噴霧干燥法干燥時間短、干燥面積大、有效成分破壞少、產品質地均勻、溶解性能好。
為了提高工藝水平,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備浸膏粉未,以便填裝膠囊。
供試品的配制 1. 取芪歸參膠囊的噴霧干燥粉未約4.0g,精密稱定; 2. 置100ml量瓶中,加入80ml50%乙醇,密塞; 3. 超聲處理50min,取出放冷,加50%乙醇定容,搖勻,離心; 4. 精密吸取上清液50ml置蒸發皿中; 5. 水浴蒸至約25ml,放冷,轉移至分液漏斗中; 6. 用醋酸乙酯振搖提取4次(30ml,20ml,20ml,20ml),合并醋酸乙酯液,水浴蒸干。 7. 殘渣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的轉移到100ml量瓶中定容,搖勻。 8. 用微孔濾膜(0.45微米)濾過,取續濾液為供試品溶液。
數據分析及結果 采用直觀分析法和方差分析對結果進行分析。黃芪甲苷轉移率的極差數據Rc>Ra>Rb,影響因素的優先順序為C>A>B,A2B1C2提取條件最佳;噴霧粉水分含量的極差數據RA>RC>RB; 影響因素的優先順序為A>C>B,A1B2C1提取條件最佳;阿魏酸轉移率的極差數據RB>RA>RC,影響因素的優先順序為B>C>A,A1B2C2提取條件最佳;而干粉收率的極差數據RB>RA>RC,影響因素的優先順序為B>A>C,A1B2C2提取條件最佳。 經方并分析結果可知,因素A對黃芪甲苷轉移率,噴霧粉水分含量和干粉收率具有極顯著影響,對阿魏酸轉移率具有顯著影響;因素B對干粉收率具有極顯著影響,對黃芪甲苷轉移率、阿魏酸轉移率具有顯著影響,對噴霧粉水分含量無顯著性影響;因素C對黃芪甲苷轉移率、噴霧粉水分含量具有顯著性,對阿魏酸轉移率、干粉收率無顯著性影響。